第一现场 | 世界读书日:经典润英才,书香促发展
经典润英才
书香促发展
2025年洛阳全民阅读推广者大会
暨《红楼梦》阅读主题分享会
书香漫洛阳,春光韵悠长。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在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当日,2025年洛阳全民阅读推广者大会暨《红楼梦》阅读主题分享会在洛阳正大文化交流中心盛大举行。
这场文化盛宴,在市文广旅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共青团洛阳市委、市妇女联合会的悉心指导下,由市人才集团、洛阳广播电视台、市青年联合会、市企业家读书促进会、市企业家联合会精心主办。
图片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及嘉宾有:
洛阳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斌
洛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光成
洛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魏明奎
洛阳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褚红
洛阳市文广旅局四级调研员赵永春
共青团洛阳市委四级调研员、洛阳市青联秘书长秦卫红
洛阳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韩溟
洛阳市人才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斌
洛阳市人才集团副总经理公安
洛阳正大国际广场总经理孙运洲
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明
中国银行洛阳分行普惠金融部主任朱宗沛
洛阳市企业家读书会创办人周童
此外,还有市政府机关代表、公益团体代表、市企业家读书会的企业会员和书友代表等近800余位嘉宾共赴书香之约,一同探寻经典与现代交融的智慧之光。
活动主持人
FM92.7洛阳交通广播
景飒、大东
深耕全民阅读I厚植书香底蕴
诗意开场|共赴书香之约
活动在诗朗诵《书香满洛城》中拉开帷幕。来自企业家朗诵团的朗诵者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描绘出洛阳在全民阅读浪潮中,历史与阅读碰撞、经典与现代交融的美好画卷,为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现场观众沉浸在书香的世界里。
企业家朗诵团由FM92.7洛阳交通广播与企业家读书促进会共同打造。
一起读书|领悟学习之道
“一起读书吧”一直是洛阳市企业家促进读书会“每月二十三”阅读分享会最具特色的环节,通过这个极富仪式感的读书形式,我们致敬经典,感受读书的美好!
十年来,大家坚持每月诵读经典,已读完了《大学》《中庸》《道德经》《孙子兵法》和《论语》。
活动现场,洛阳市企业家读书促进会四大名著分会会长崔颖带领书友重温《大学》首章,领悟真正的学习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朗朗读书声在会场中回荡,每一个文字都带着千年的智慧,叩响众人的心门。
领导致辞|指引阅读方向
活动伊始,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斌为本次活动致辞,他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意义非凡,它有意思,是低成本的“静态旅行”;有意义,能带来知识、改变思维方式、赋予坚毅力量;更蕴含无限可能,助我们以自身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魏局长指出,洛阳重视全民阅读,推进书香城市建设,期待以阅读为桥,让洛阳成为产业与文化共荣、古今辉映的魅力之城。
签约合作|开启阅读新篇
阅读之力,既如涓涓细流润泽个人心灵,滋养生命成长;亦似浩浩江河奔涌向前,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值此春和景明,在书香萦绕的氛围中,在场嘉宾共襄盛举,一同见证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洛阳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韩溟和洛阳市企业家读书促进会会长周童上台签约,广电媒体将携手公益社会组织共同推进全民阅读事业发展,共绘书香洛阳的美好画卷。
洛阳市人才集团副总经理公安和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副行长王明上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各方资源,共同为洛阳的文化人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签约仪式后,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副行长王明表示,希望借全民阅读活动传承文脉,期待与各界携手推动全民阅读和人才发展。
致敬推广者|传承阅读火种
企业家读书会十年来,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让企业家爱上读书,助力全民阅读。在企业家读书会,越来越多“觉醒的企业家”在自己读书的同时,也影响着身边的人,以微光汇聚星河,用实际行动助力全民阅读,为书香洛阳的建设添砖加瓦,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全民阅读推广大使!
在活动现场,全民阅读推广先进单位的代表走上舞台,接受属于他们的掌声与喝彩。这份荣誉不仅属于站在聚光灯下的他们,更属于每一位在阅读推广之路上默默耕耘、传递温暖与力量的同行者。
音乐赏析|领略红楼之美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似一座瑰丽的艺术殿堂,其中的音乐元素更是精妙绝伦。
活动现场,由洛阳市企业家读书促进会四大名著分会精心排练的《红楼梦》音乐赏析,将《红楼梦》中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那个如梦如幻的红楼世界,触摸到了《红楼梦》的灵魂,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音乐赏析
嘉宾分享|解读红楼智慧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厦门市书院协会副会长、厦门仙岳书院山长,漳州市松洲书院文化研究中心监事长——方宇老师。
方宇老师对四大名著有着极深的研究,他提出的“三经入四名”观点,为大家解读四大名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分享中,方宇老师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红楼梦》,让在场观众深刻认识到这部文学巨著不仅是一部描写家族兴衰的小说,更是一座蕴含丰富智慧的思想宝库,对现代企业经营、个人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读书是“明道于心”
中国传统藏书之“藏”,绝非简单的典籍收纳,而是对文明基因的虔诚守护——书为“载道之器”,承载着天人相契的智慧密码。从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的神话开始,文字便成为连接天地的精神桥梁,而书籍则是这一桥梁的具象化载体。
藏书是“藏道于器”,读书是“明道于心”,二者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知行合一”的传承链条,亦是对抗浮躁的修心之道。
《红楼梦》的反读与虚实
《红楼梦》的开篇便以“假语村言”(贾雨村)与“真事隐去”(甄士隐)奠定“反读”基调,其“虚实相生”的宇宙观,实为对中国哲学“道器之辨”的文学演绎。
《红楼梦》的“反读”,本质是对“现象”的祛魅:当贾瑞之死、可卿之梦、宝玉之痴都成为“反话”,读者方能看见曹雪芹藏在“满纸荒唐言”后的“一把辛酸泪”。这种解读方式,不仅适用于文本,更指向对现实的观照——正如书中“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不是虚无,而是“破执”后的重生:唯有承认“假”的虚妄,才能抵达“真”的澄明。
《红楼梦》中情与理的辩证
《红楼梦》里的感情戏,可不只是“三角恋”那么简单,而是中国文化中“情”与“理”的一场巅峰对决。
宝玉和黛玉的感情,从第一面就带着“前世约定”的宿命感,用纯粹的情感对抗世界的功利。
宝钗的金锁和宝玉的玉,表面是“天造地设”,背后却是家族利益的算计。
宝黛的“情”是道家“自然天性”的体现,宝钗的“理”是儒家“社会规范”的代表,两者的冲突贯穿全书,就像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打架——是跟着感觉走,还是按规矩来?
《红楼梦》没给答案,却让我们看见,真正的人生,从来都是情与理的交织。
在《红楼梦》里看见内心
都说“盛世读《红楼》,越读越清醒”,因为它像一面超大号的“风月宝鉴”,照见繁华背后的脆弱,照见热闹背后的孤独,更照见我们内心深处那个“想活得明白”的自己。
说白了,经典的意义从来不是让我们回到过去,而是让古老的智慧“活”到现在,那些关于“情与理”“盛与衰”“自我与时代”的思考,早已悄悄变成我们应对生活的底气。
这大概就是阅读最神奇的力量:让过去的人、过去的事,都成为照亮我们现在的光。
书籍推荐|拓展阅读视野
活动尾声,各单位代表上台推荐优秀书籍。从经济学领域的《小岛经济学》,到科技类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话》,再到教育类的《家庭教育指南》、企业管理类的《永恒的活火》以及前沿的《AI领导课》,涵盖了多个领域。
这些书籍为观众打开了新的视野,提供了丰富的阅读选择,让大家在阅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书籍推荐
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洛阳市人才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斌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洛阳市人才集团将以经典阅读为切口,定制化开发系列课程,搭建人才供需的桥梁,搭建人才安居的平台,为青年才俊搭建全维度、全生命周期的成长平台。愿全民阅读之风,助洛阳人才扶摇万里。
2025洛阳全民阅读推广者大会在哲思与书香中圆满落幕,但阅读的旅程永不终结。
愿今日播下的阅读种子,在河洛大地长成参天大树,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洛阳最动人的城市符号。
期待下一次相聚,让我们在书页间重逢,在更广阔的精神天地里,共赴一场永不落幕的文化之约!
特别感谢